笔趣阁 - 其他小说 - 口不应心在线阅读 - 口不应心_4

口不应心_4

“肚子饿不饿?”
  黎音本想点头,又想起自己脑震荡,便“嗯”了一声。
  易知宁扶他躺下,出去盛粥。
  易知宁的母亲三两口吃了饭想来帮忙,让易知宁劝去休息了。
  进了房间,易知宁把房门关好,扶黎音靠在自己身上开始喂粥。
  他喂的并不熟练,但非常小心翼翼,每一口都吹凉到适口的温度才喂到黎音嘴里。一碗粥喂了快二十分钟,易知宁脸上居然没有半点不耐。
  黎音垂下眉眼,破天荒的说了声“谢谢”。
  易知宁是单亲家庭,母亲是市医院的外科医生,早出晚归非常繁忙,有时候明明已经回家休息,一个电话她也得立刻赶去医院。于是家里一般只有黎音跟易知宁两个人。
  黎音在易知宁家里住的这几天,感觉前段时间的逃亡就像是一场梦。他因为身上有伤,一直躺在床上休养,衣来伸手饭来张口,简直比以前过的还要滋润。
  身体虽然闲下来,黎音的脑子可是半刻都没有停。杀父之仇,兄弟的死,还有帮会里那些趁机落井下石的,他一个都不想放过。
  每天他都被仇恨愤怒充斥着胸腔,眼里总是带着化不开的浓墨。
  但是偶尔,他也会从脑子里腾出那么一丁点空间想一下易知宁,那个他身边唯一活下来的手下。
  过去易知宁在黎音面前根本得不到露脸的机会,他身边的手下都告诉他,那个阿宁就是个废物,不会打架,胆子又小,收款放货样样都不行,唯一的优点就是下班吃饭的时候比谁都准时。
  都是大男人,没人愿意嚼舌根。这易知宁又没有三头六臂,也没有做出什么显眼的成绩。手下个个都这么说,既然不是排挤,那易知宁肯定就是这种人不会错了。
  相处的这几天,黎音发现易知宁是一个耐心极好的人,他沉稳温柔,不管黎音对他说什么胡话,他都会先微笑一下再回答。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,他人又生得英俊,往往黎音莫名其妙的脾气,见到对方一笑,气就消了大半。
  易知宁家里吃穿用度都不愁,但这并不是一个手脚健全的大男人能够当米虫的理由。易知宁每天除了做饭就是打扫卫生,好好的一个男人,硬是过出了家庭主妇的生活。有次黎音见到易知宁说没钱买菜了,易母给了他两千块,还说不够再找她的时候,黎音彻底无语了。
  黎音在床上躺了一个月,他实在憋不住想要下床。事实上,这一个月里,在黎音意识清醒后他就每天都吵着要下床。易知宁每次制止黎音都要发脾气,不论怎么骂有时候甚至动手,易知宁都不会生气。
  简直堪称世界第一好脾气。
  而伤口也因为他的各种作,不停的反复,直到这几天才终于不再渗血。
  易知宁推了一个轮椅到床边,把黎音从床上抱起来。
  黎音没有不满易知宁用什么方式把他弄到轮椅上,也没有不满用轮椅当代步工具,他现在只有一种终于能下床的解脱。
  “我们去哪?”他带着久违的雀跃语气问。
  一个月的煎熬在他坐上轮椅的那一刻,一切愁绪都烟消云散。
  “就在小区里看看好不好?青帮无孔不入,我们还是小心一点的好。”
  黎音慢慢收起笑容:“嗯。”
  他们住的小区在A城是高等小区,这里交通便利,商铺多,小区绿化也很好,最重要的是物业负责,保安从不让陌生人随意进入,这也是易知宁会带他来这里养伤避难的原因。
  易知宁虽然死了爹,但他家庭也算小康,黎音问过他这么好的条件,为什么要在道上混。毕竟黎音在他爹死之前,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学习,不怎么接触道上生意的。虽然黎音有点耳濡目染,为人处事总是带着些匪气,但是他爹也曾对他抱有很大的希望,甚至希望他不踏入黑道,好好做一个正常人。
  而易知宁的家庭明明非常平凡,为什么他一定要加入“鹰”,明明易知宁相比他来说,更靠近光明。
  易知宁是怎么回答的?
  “我不是学习的那块儿料,在学校就成绩差,之后高中肄业了出去打工,每份工都干不完两星期,吃不了苦,我就不想再出去打工了。反正家里也不差给我吃口饭的钱,就随便混混。”
  “你觉得你在‘鹰’混的很好?”
  易知宁笑了笑:“还行吧,现在不是只剩我和你了吗?”
  黎音:“……”
  也是。
  你平时做了再多又怎么样,笑到最后的还是易知宁,要不是易知宁把他救回来,黎音自己的命都要折进去。
  4、
  易知宁推着黎音在小区里缓缓走着,围着小区晃了一圈又一圈。出来的兴奋慢慢退却,路过广场活动区的时候黎音要易知宁停了下来。
  不远处一位父亲正在陪一个看起来3、4岁大的男孩子玩球。
  那球也不是什么篮球足球,就是普普通通的花皮球。两个人明明只是机械的互扔,却玩得欢声笑语,兴致勃勃。
  黎音要看,易知宁便在后面陪着。
  突然,男人没有控制住力道,皮球扔太远,正好滚到了黎音脚边。他刚将球捡起来,小男孩就嘻嘻笑着来到了面前。
  “谢谢哥哥!”
  小男孩干净可爱,清脆的声音让黎音也心情愉悦起来,他把球递给小男孩微笑道:“不客气。”
  小男孩没有直接抱着球回去他爸爸身边,而是看了看黎音的腿,甜甜说:“祝哥哥早日康复,希望下次我们能一起玩球!”
  黎音一愣,说了声好,“谢谢你。”